【校友專訪】John Chyan - 管理顧問 | PwC Advisory

John Chyan | Class of 2017 | 2 Year MBA Program

Management Consultant at PwC Advisory, Seattle 


【校友介紹】
Location of Residence: 西雅圖, 美國
Current Role: 管理顧問 - PwC Advisory
Current Job Description: 協助TMT產業的客戶解決企業內Sales, Marketing, Service等問題,並提供相關商業對策。(TMT: Tech, Media & Entertainment, Telecommunication
Job prior to Kellogg: 本土傳產及科技業 - 業務行銷員
LinkedIn Page: https://www.linkedin.com/in/johnchyan/

自從大學畢業後,我一直不斷思索及尋找我的職涯方向。初步入職場時,我曾給自己訂定一個長期的目標,每當工作了一段時間,我便會回過頭來檢討「這份工作帶給我的成長是否與當初預期的一樣,是否仍能繼續成為我長期目標的墊腳石?」當答案是否定時,我便會開始尋找其他的機會與方向。在台灣工作了七年左右,我逐漸領悟到台灣的職涯環境與薪資條件遠遠不及我的期望,無法讓我往我的目標前進。因此,我開始尋求轉換跑道與旅外工作的機會,最後決定踏入MBA之途。

在攻讀MBA期間,我順利拿到了四個在美國Fortune 500實習工作offer,並選擇了在Danaher集團的Marketing internship(該企業隨後分拆成兩大集團: 新Danaher與Fortive)。我暑期實習的工作任務為「擬定新產品的整體行銷策略」。實習期間,公司與主管給我非常多資源與發揮的空間,讓我嘗試研擬自己發展的research methodology及主導go-to-market strategy的制定。在實習尾聲,我提出的行銷策略被企業高層採納並執行,同時我也順利拿到Fortive集團General Manager Development Program的Full-time offer,並成為集團內第一位MBA畢業即擔任企業總部管理顧問部(Fortive Business System Office)的顧問一職。


在Fortive任職期間,我發現自己對顧問這份工作的喜愛超過預期,但同時也察覺公司的文化與政治環境並非自己理想的長期工作場所,因此在Fortive工作一年後便轉換到PwC做專職管理顧問,負責替科技大廠解決企業問題並提供Sales & Marketing相關解決方案。

Can you tell us the status quo of the management consulting industry in the US?
一直以來,管理顧問業就是MBA畢業生的熱門求職選項,每年有超過三分之一的MBA畢業生嘗試進入該產業。除了薪資高、頭銜prestigious等原因外,Exit option也較其他產業廣。就薪資而言,MBA畢業生進入頂尖顧問公司的Base salary約US$145K-170K,再加bonus第一年總年薪甚至有機會達到US$200K。若晉升至Partner,總年薪要達到US$700K-$1M並非難事。管顧業雖有這些令人稱羨的好處,但也有其陰暗面,包括工時長出差頻率高、及工作內容變異大壓力大等,都是讓管顧業turnover rate一直高居不下的原因

管理顧問業與MBA一樣注重排名,排名愈高不僅名聲越好,競爭程度也越激烈。目前全球最頂尖的三家顧問公司為MBB(McKinsey, BCG, and Bain),其次為四大會計事務公司的管理顧問事業群(Deloitte、PwC與旗下Strategy&、EY與旗下Parthenon、KPMG),及專精特定產業或專長的顧問公司,如專精IT的Accenture,供應鏈業的AT Kearney,政府專案的Booz Allen Hamilton,金融業的Oliver Wyman醫療產業的IQVIA與Navigant,及專精Turnaround的AlixPartners等。(排名可參考Vault Ranking: www.vault.com/company-rankings/consulting/best-consulting-firms-prestige

Rumor says it is extremely difficult for non-English native speakers to land in consulting jobs in the US. What's your take on that?
從某方面來說,沒錯,管理顧問業確實非常重視語言能力及文化適應能力。顧問的工作除了規劃解決方案外,還需時常向客戶高層交涉及做簡報。若語言或文化適應能力不佳,可能會影響客戶對整個團隊的信任度。而管顧業本身競爭程度非常激烈,以McKinsey為例,每年有超過 5 萬名人才應徵,錄取率卻只有 0.1% 到 0.2%。因此甚至有傳聞指出,某幾間美國顧問公司幾乎不招募非英語系的求職者。據我所知,近十多年來在全美MBB做Generalist Consultant的本土台灣人可能不超過十人。因此,許多對頂尖顧問公司有興趣的台灣求職者,最後往往會選擇Greater China Office(包含台北、上海、香港等Office)。

雖然如此,對管理顧問業有興趣、並有意留在美國就業的台灣人,我還是鼓勵各位極力爭取任何機會。即使語言與文化是我們的劣勢,但找出自己在特殊領域的專長及優勢,並在應試時充分展現出來,也許你會是顧問公司所需要的人才。日前管理顧問業愈來愈重視有特定專長的專才(Specialist),因此除了Generalist愈來愈多台灣求職者成功的拿到Knowledge Expert或Function/Industry Practice的Specialist工作機會。


What are some of the most valuable things you get out of Kellogg after graduation?
絕對是校友網絡(Alumni Network)!Kellogg在全世界的校友圈非常廣且具有影響力,而Kellogg校友間的collaboration更是出名。只要向校友reach out,得到的幫助往往會遠超過預期。

我還記得,當初決定離開Fortive找新工作,在某次聚會上跟Kellogg同學提出這想法,大家馬上總動員幫我介紹工作,並同時引介其他校友給我認識。而在一個牽一個的情況下,我在短短幾天內就收到了超過10個工作referral。最後也讓我在30天內就拿到了理想公司的全職工作機會,讓我見識到了Kellogg校友圈的威力!

What are some of the advice you want to give to the fellow Taiwanese looking to pursue an MBA?
我建議大家在申請學校的同時,可以多接觸不同MBA的在校生及校友業界人士。先行了解各校MBA的文化與強項是否符合自己的期待,同時也可認識不同行業與產業的生態與工作內容,提前做MBA後的職涯規劃。不妨先替自己設定一個20年的長期目標,然後再往前規劃自己目前的下一步。換句話說,假設目前情況是A,而長期目標是E,那麼中間的B(或甚至C和D)是什麼?而在規劃好、開始執行後,每隔一陣子回頭檢視這計畫有沒有需要修正的地方。我相信透過這種方式,可以更有計畫性地邁向自己的夢想。

我認為台灣有非常多優秀的人才,但台灣的現況苦於就業市場不佳,國際化受限,全球性的商業資訊缺乏,導致許多人即使能力再好,也一直找不到好的機會。因此,我在這邊鼓勵大家,在未來有些許成就後,記得要回過頭來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人。在一個牽一個的團結方式下,讓更多台灣人有機會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。

留言